新闻
2025-09-26
全国科普月丨成都博物馆带你解锁天府自然与生态的奇妙密码
当秋日的微风拂过蓉城,全国科普月的热潮也在成都博物馆的精心策划下落下帷幕。这个九月,我们以 “探索自然、传承文明” 为核心,走出博物馆、走进校园、贴近青少年,用两场特色科普活动,为大家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与趣味的自然生态盛宴,让 “守护家乡、保护环境” 的种子在更多人心中生根发芽。
自然科普 “五进” 进校园,
解锁天府自然之秘
为了让更多孩子近距离感受天府大地的自然魅力,成都博物馆以 “探索天府自然之秘” 为主题,开启了自然科普 “五进” 活动的校园篇章。9 月 23 日至 24 日,成都博物馆科普团队先后走进成都市成华区双林小学(御风分校)与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附属龙泉学校,用丰富多样的形式,为同学们打造了沉浸式的科普课堂。
在活动现场,我们不仅带来了干货满满的知识讲座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天府地区的独特生态、珍稀动植物故事;还搭建了趣味十足的流动展览,将博物馆里的自然奥秘 “搬” 到校园,让同学们从有趣的互动展览中了解天府自然的生态知识,加深他们对自然科学的理解。
同时,成都博物馆还向两所学校赠送了原创科普绘本与科普桌游。这些充满童趣与知识的礼物,既是对同学们热爱科学、探索自然的鼓励,也希望能成为大家课后继续探索自然的 “小助手”,让科普的力量延伸到校园的每一个角落。
文物与生态碰撞!青少年生态文明课程点亮社教区
除了走进校园,成都博物馆五楼社教区也变身 “生态科普小课堂”,开展了 2 堂4场。不同于传统的生态科普,我们创新性地将成都博物馆的历史文物融入课程,用 “以古鉴今” 的独特视角,为青少年打开了认识家乡、理解生态的新窗口。
课程中,讲师们结合馆藏藏品—— 从镇馆之宝秦汉时期的石犀,到“人与自然:贝林捐赠展”中的各种四川地区珍稀动植物标本,带领青少年们回溯古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:古人如何顺应节气耕种、如何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生产、如何形成 “天人合一” 的生态理念…… 通过文物与历史的串联,青少年们不仅更深入地了解了家乡成都的历史底蕴,更明白了 “保护环境” 不是一句口号,而是传承千年的文明智慧,是守护家乡未来的重要责任。
课堂上,同学们积极提问、热烈讨论,纷纷分享自己对家乡生态的观察与思考。这种 “文物+生态” 的科普形式,既激发了青少年对历史文化的兴趣,也让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走进他们的心中。
科普不止步,我们一直在路上
全国科普月虽即将落下帷幕,但成都博物馆传播科学知识、弘扬生态理念的脚步从未停歇。无论是走进校园的 “五进” 活动,还是立足文物的生态课程,我们始终希望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,让科普贴近生活、走进人心,让更多人关注自然、热爱家乡、参与环保。未来,成都博物馆还将推出更多优质的科普活动,期待与你一起,在探索中收获知识,在传承中守护美好,共同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贡献力量!